在人命安全上難道還要分個三六九等?
安全帽的質量有沒有標準?
以卵擊石,何其諷刺?
近日,一段工人和領導安全帽對比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并形成了如上主要爭議內容,導致網民負面情緒持續(xù)發(fā)酵。面對輿論追問不斷,工人和領導安全帽對比事件會不了了之嗎?我們首先從輿情源頭說起。
經輿情監(jiān)測系統(tǒng)鷹眼速讀網溯源,該消息最先由知名互聯(lián)網資訊博主@防務君 于13日中午在微博客類社交網絡平臺爆料。隨后,另一博主@tinyfool 跟進介入,稱“剛才看到的這個關于安全帽的視頻,其實來自于快手,作者是一個叫‘小眼哥 阿群’的農民工?!?/p>
從網絡熱度趨勢圖可見,在事件進入公眾視野之初,輿論關注度隨即出現(xiàn)小幅上升,但15日之后逐漸淡化;直至16日18時才進入爆發(fā)期,而這主要歸功于主流媒體的傳播。
鷹擊早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重點博主監(jiān)測記錄了這一變化。輿情爆發(fā)前,以@祝佳音 @傅蔚岡 為代表的微博大V活躍度較高;輿情爆發(fā)后,@紅星新聞 @鳳凰網財經 @人民日報 等主流媒體掌握了輿論話語權。
“如果連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怎么能夠實現(xiàn)生產安全呢?落實企業(yè)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決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7日上午,應急管理部發(fā)聲回應不僅成為澎湃新聞、新京報、法制網等媒體評論的重要素材,也有效緩解了網民的憤怒。
但總的來看,持負面情感的網民仍然達到了一半以上。有人認為安全帽顏色與工種有關本身就是不平等;還有人說這種劣質帽子可能是包工頭私人分配;更多人對視頻拍攝者和在場的其他工人表示同情。
發(fā)展至此,輿論場上的聲音越來越多元化。拍這種視頻是“引導輿論、引導矛盾”,可能是“工人自己買,舍不得錢”,博眼球“嘩眾取寵”……就在網民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當事人竇師傅回應安全帽事件,從“就沒人管這事”改口為黃色安全帽系自己購買。
據(jù)澎湃新聞報道,17日晚,原發(fā)布平臺竇師傅賬號下已看不到這3條視頻。問及刪除原因,其本人回應“我要生活”。#安全帽對比視頻拍攝者改口#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
一撞即碎,加之工人和領導身份的強烈對比,安全帽實驗迅速點燃輿情之火,戲劇化的反轉卻來得猝不及防。網友@尚鋼上線 對此提出三點疑問:1,改口后的說法就是真相嗎?有沒有可能是被迫。2、是專買來作秀的,還是連這種安全帽都要工人自己買。3、這種安全帽造出來,必是有銷路的,它們流向了哪里?
從視頻曝光輿情初現(xiàn)到媒體報道、網民關注輿情爆發(fā),工人和領導安全帽對比事件的網絡熱度勢必會隨著當事人出面回應而逐漸消退。然而,要想做到真正解決安全問題,僅靠一時的網絡圍觀顯然是難以實現(xiàn)的。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
更多輿情熱點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