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員工匿名發(fā)帖被辭退”、“未參加同事生日宴被罰”、“應屆生拒絕996被辭退”“男子請假8天未獲批強行休假被辭”等職場亂象之后,“女員工不想跳舞被辭退”一事再被爆出,迅速成為輿論熱議焦點。
“打工人”權益再被侵犯,輿論反響強烈
通過輿情監(jiān)測軟件鷹擊早發(fā)現系統(tǒng)對事件進行溯源分析,1月25日12:27,浙江電視臺教科影視頻道《小強熱線》欄目官博@小強熱線-浙江教科 發(fā)文爆料:【#女員工不想跳舞被辭退#是提建議還是頂撞領導?】杭州的王女士被公司辭退了。事發(fā)當天晚上,她9點才下班,可領導不讓她走,讓她跳一會兒舞。因為公司馬上開年會,需要排練節(jié)目。王女士很疲憊,直接回了家。領導向上匯報此事,王女士在微信群里提建議:事情能否提前安排,不要臨時通知。沒成想,公司認為她在頂撞,要求她離職。
當代年輕人面臨就業(yè)、生活壓力,雖然對996、加班、熬夜極度反感,卻又不得不遵從這種工作機制,圍繞“打工人”權益的相關話題及矛盾在社交網絡爭議不斷。在此背景下,“女員工不想跳舞被辭退”事件一經曝光,再度引發(fā)廣泛的群體共鳴。
從輿情傳播趨勢來看,在@小強熱線-浙江教科 曝光消息后,迅速引發(fā)部分網友關注。隨后,@頭條新聞 @中國新聞周刊 @觀察者網 @Vista看天下 @鳳凰周刊 等主流媒體相繼轉載報道,各路大V及大量網民紛紛加入傳播的行列,圍繞#如何對待非工作時間領導的要求##下班后領導提要求能不能拒絕#等話題的討論迅速展開,事件網絡熱度從25日18時起直線上升,當晚20-21時達到輿論峰值。26日一早,輿論熱度再次發(fā)酵升溫,話題#女員工不想跳舞被辭退#登上熱搜,目前,閱讀6億,討論1.7萬,而相關話題傳播熱度及討論依然存在。
@小強熱線-浙江教科 作為“女員工不想跳舞被辭退”事件的最早曝光者,憑借詳細的事件情況介紹及專訪視頻,事件的進展追蹤報道,以及設置話題#如何對待非工作時間領導的要求#的導向作用,而成為事件傳播過程中的靈魂人物。
整體來看,其最早的爆料博文影響力最大,獲網友互動超70W次,影響人數240w+,是事件相關熱門博文之一。該條微博傳播層級達8層之多,主要以第一層為主,其中關鍵傳播節(jié)點有@拉瓦鈾 @二逼瓦西里 @諾諾諾諾諾_子 @辣筆小球 等。
有權不可任性
從“員工匿名發(fā)帖被辭退”、“未參加同事生日宴被罰”、“應屆生拒絕996被辭退”到“男子請假8天未獲批強行休假被辭”,再到“女員工不想跳舞被辭退”事件,“打工人”合法權益被侵犯現象早非個案,相關話題頻頻引發(fā)社會熱議。雇用單位這種屢禁不止的侵權行為讓員工經歷全方位的“難”:拼命加班、不敢發(fā)言、不敢請假……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就業(yè)人員達到7.7億,“打工人”背后所隱含的社會情緒與勞動者的生存現狀,反映了社會嚴肅的一面,不容忽視。
對此,新華網評:畸形的加班現象,扭曲的奮斗觀……極端案例一個接一個,都反映了一個共通的大問題:部分企業(yè)漠視員工權利,有的用人單位在肆意、蓄意、惡意行使管理權。
但是,“有權不可任性!”這個概念不僅針對國家權力機關,對各類用人單位也適用。勞動關系具有鮮明的人身依附性和從屬性,而用人單位需時刻謹記,行使用工管理權應當合理、限度和善意!只知道一味壓榨員工,最基本的人倫感情都不重視,這樣的企業(yè)是做不長的。
強迫辭職涉嫌違法
雖然遵守公司規(guī)則、制度是一個員工的基本行為準則,但是這個公司對員工的要求“不準有怨言,不準在群里發(fā)言,不準有任何意見”霸道,不對等的職場權力及辭退員工的奇葩理由令無數網友吐槽既不合情,又不合理,還不合法,“官僚主義”“這公司老板是不是覺得自己就是生殺予奪的土皇帝? ”“把打工人當奴隸么?”“員工和你們簽的是勞動合同,而不是賣身契”“壓榨形式遍地開花”......
刑事律師牟遠鵬分析:從法律層面來看,單位的做法不但魯莽,還涉嫌違法。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要有法定理由的,不想跳舞顯然不是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除非該單位是文藝團體,跳舞就是單位員工的職責。否則,因員工不想跳舞而被辭退,涉嫌違法,可能需要支付經濟賠償金。
年會“積怨已久”?
年會,是社會團體為總結一年的運營情況、鼓勵團隊士氣、展望美好未來而策劃實施的一場“家庭盛會”。然而,時至今日,很多單位的年會都變了味。相關數據顯示,有66.4%的受訪者有“年會恐懼癥”,51.3%的人認為最大困擾來自“節(jié)目要求較多,很花精力”,30.7%的人則表示是“被迫表演節(jié)目”。再加上今年是特殊的一年,為做好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工作,當地相關部門已經明確取消單位年會、團拜、集體慰問等活動,嚴格控制人員集聚性活動,“女員工不想跳舞被辭退”事件發(fā)生后,部分網友表達不滿情緒“當下還敢頂風搞全公司性質年會?需要相關部門跟進嚴查”“冒天下之大不韙”“舉報公司還要開年會”......
提高違法成本,以儆效尤
現實生活中,維權的經濟、時間成本等是擺在打工人面前的一道坎,同時,還有部分員工因法律意識淡薄,因此,與違法的領導和單位較真只是少數人的選擇。隨著媒體對職場亂象仲裁成功案例的宣傳推廣,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維權意識在不斷的被引導和覺醒。不管是“應屆生拒絕996被辭退”,“男子請假8天未獲批強行休假被辭”,還是“女員工不想跳舞被辭退”事件,我們都欣喜地看到,權益被侵犯的員工都勇敢的站起來拿起法律武器來維權。
另外,只有不斷加大涉事公司和人員的違法違規(guī)成本,讓涉事公司和人員有痛感,這樣,才能達到以儆效尤的震懾作用,進而才能有效遏制類似事件再度發(fā)生(環(huán)京津網)。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