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近幾年飛速發(fā)展,逐漸為網友所熟悉,相較于傳統(tǒng)的網購銷售方式而言,直播帶貨可以讓大家更為直觀的看到商品的狀態(tài)、更好的互動,因而受到網購一族的青睞。而由于疫情的原因,不少商家更是紛紛轉戰(zhàn)直播,而市長代貨、縣長代貨、區(qū)長代貨、村長代貨作為一種新的宣傳方式更是受到大家的支持和喜歡。
據媒體報道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自己租地種土豆,讓農民先看到實實在在的收獲;開免費培訓班,手把手教大家種植;全國兩會時甚至將土豆帶到人民大會堂現(xiàn)場推廣,幫助云南瀾滄的鄉(xiāng)親們脫貧。隨后,#院長直播代貨1小時賣25噸土豆#登上熱搜榜,相關話題閱讀數達到1.6億,受到輿論廣泛熱議和點贊。
根據互聯(lián)網輿情監(jiān)測軟件鷹眼速讀網的分析來看,有93.9%的網友對于#院士直播帶貨1小時賣25噸土豆#表達了支持和贊揚的態(tài)度?!敖拥貧?、為老百姓做事、身體力行、中國能量、為脫貧攻堅付出努力”等正面好評成為輿論主流聲音。
接地氣廣受好評
受疫情影響,農產品線下渠道受阻,導致價格下跌,局地出現(xiàn)滯銷,導致鮮活農產品滯銷,給農民朋友帶來巨大損失,陷入農民“賣難”、消費者“買難”的困境之中。為此不少市長、縣長、村長相繼走進直播間,為當地農產品“帶貨”,打開銷路,促進銷量,廣受網友好評,此次的院士直播帶貨讓大家首次見識到了院士接地氣的一面,受到輿論肯定和好評:“這才是直播帶貨的意義,農民需要的院士專家”。
因為官員、院士身份的特殊性,消費者往往比較好奇,更容易獲得高關注度和高信任度。消費者們看到領導都如此賣力“帶貨”,更容易受到感染,也更容易被打動,愿意為其推薦的產品買單。接地氣的直播“帶貨”方式,一方面可以讓消費者買到來自原產地的新鮮農產品,減少中間商賺差價,把最大優(yōu)惠讓利給消費者,讓農民和消費者都從中受益;另一方面,有官員、院士做推介,也讓品質更有了保障,廣告效應不言而喻。不少網友表示期待看到更多一把手、院士、校長、教授為自己家鄉(xiāng)農產品代言。
知識轉化成生產力
一直以來,院士給人的印象就是高高在上,在象牙塔里搞學術研究,與農民的生活毫不相關?,F(xiàn)在看到朱院士能夠深入田間地頭,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幫助,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利用互聯(lián)網直播帶貨的渠道,擴大農產品的知名度,解決了農產品的銷路問題,創(chuàng)造了經濟效益,幫助農民脫貧。另外也為直播帶貨注入了新鮮的活力,讓直播這種方式更具意義。
正所謂“說得好,不如做得好”。知識最終是為經濟發(fā)展服務的,是為人民造福的。利用直播的方式積極為當地人民群眾推銷地方農產品,切身為農民謀福利,彰顯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脫貧致富盡一份心力,體現(xiàn)出了這位院士的責任意識和為民服務的作風,這樣的帶貨才應該多推廣。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