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新聞聯(lián)播播報《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guī)定》將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文件要求,學校要有針對性地開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學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識,提高防范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在教育部要求學校開展性教育的新聞公布后,網民討論熱烈,相關話題下的網絡輿論基本表現(xiàn)為支持態(tài)度,圍繞這一規(guī)定相關內容以及學校性教育工作的實施的討論也成為輿論的焦點。
話題傳播趨勢
6月1日教育部于官網正式發(fā)布《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guī)定》后,當日下午15時左右,中國新聞網在主流社交平臺率先報道了《#教育部要求學校開展性教育#》的主題博文。接近2日凌晨,南方都市報、新浪晨報等媒體對此進行報道,內容上除規(guī)定播報外,發(fā)布了相關兒童性教育科普短片與相關互動投票,但由于總體上報道的媒體數量不多,擴散范圍不大,時段內主要以部分網民對媒體報道的轉載促成的傳播熱度較為局限。
2日凌晨,校園領域大V博主@他塔拉 發(fā)表主題博文表達看法,至上午,報道此事的媒體與自媒體賬號增多,新聞曝光度穩(wěn)步提升。傳播效力最為明顯的有首發(fā)報道的中新網以及博主@他塔拉 的博文,特別是后者在博文中描述了北師大教授、性教育學者@劉文利教授 為倡導性教育入法做出的努力,人物曝光與共鳴性情緒措辭拉升公眾積極情緒,形成了新聞傳達與情緒傳導的效果。多個大V博主對該博文轉評形成多級傳播鏈條,輿論熱度也在2日午間左右達到最高。
政策解讀與輿論反饋
近年來未成年人被性侵害、性騷擾案件頻發(fā),相關新聞報道下性教育窗口匱乏一直是輿論場上的一大焦點,公眾對未成年人性教育問題抱有較大關注。今年3月,政協(xié)委員建議明確中學性教育課時安排就登上主流社交平臺實時熱搜榜單,而本次教育部6月公布的要求學校開展性教育之所以引發(fā)熱議,主要在于明確了學校在未成年人性教育中的責任位置,在學校教育環(huán)境的角度上為未成年人的安全健康成長指出了方向。輿論對此的正面反饋達到九成,認為開展未成年人性教育很必要。網友評論:“這個是真的很棒,應該引導孩子們正確認識性知識,堵不如疏,只有真正明白這些之后,才能有效避免未成年偷吃禁果,大學宿舍扔孩子墮胎等現(xiàn)象”獲得多次轉發(fā)。
在對要求學校開展性教育表示支持之上,網民們對該項規(guī)定具體如何實施也發(fā)表了許多意見,主要關注性教育課程方面的開課、學期課程設置、授課教材統(tǒng)一等問題,不少網民認為在對學生開展性教育之前,需要對教師隊伍進行相關課程的專業(yè)培訓。一方面要使老師脫敏,避免出現(xiàn)以往老師授課“難以開口”“感到羞恥”等情形,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進行生理健康的知識講授與正確合適的心理心態(tài)教育的基本要求??傮w而言,大多數公眾對教育部要求學校開展性教育持贊同支持態(tài)度,但對學校具體落實的詳情存在一定疑惑,也有對性教育課程成為“門面工作”的擔憂,更期待下一步實際工作的推動。
媒體時評
光明時評:《#部分家長首先要補上性教育這一課#》
“……在開展校園性教育上,需要教育的不僅是孩子,還有一部分成年人。部分家長、社會公眾對此認識不足,甚至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qū),這種局面是時候通過強有力的法律法規(guī)建設來改觀了。這次,《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guī)定》就很好地給出了明確的要求和嚴格的規(guī)定。不少新聞案例已經提醒,一些家長都是等到孩子身上出現(xiàn)了明顯的可見傷,或者孩子的心靈已經遭受創(chuàng)傷并表現(xiàn)在行為上,才發(fā)現(xiàn)了問題。一定要認識到,性教育不是洪水猛獸,性侵害、性騷擾才是;再進一步說,性無知、性欺騙才是孩子們缺乏防衛(wèi)意識、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的源頭?!?/p>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